2017届高考语文辅导讲座

2017届高考语文辅导讲座
日期:02-11 12:26:29| 高考复习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2017届高考语文辅导讲座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方面的资料,


新高考、新话题
 
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动向及对策
话题作文的高考作文考查方式已经历了五年!
2004年已有11个省市进行分省命题,估计2005年自主命题的省份还要扩大。
话题作文的取材可能会既有全球视野,又具本土地方特色。所以考生必须关注身边发生的作文资源,对身边的资源要了解、筛选、整合。那种对于我们本土的社会现状、历史人文现象漠不关心,熟视无睹的考生可能吃亏。
综合文化素养成为高考作文制胜的关键!
所以,必须要重视课外阅读,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史,更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个人的写作成长史。
要积极投身校园及社会文化活动,珍惜每一次机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注意锻炼写作能力。
命题导向:导向于对生活的关注;导向于哲理思辨;导向于综合素养;导向于真情实感。
学生作文有和无,优和劣,取决于生活积累,取决于感情和思想。没有上述这两点垫底,学会一百招写作技巧也是白搭。写作最重要的是充实,有生活和知识积累,有感情和思想。一旦有了这两条,语言、技法和文体,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写,写什么?写,意味着把自己的积累表达出来;意味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作文是生命的流露!
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知识和生活积累,准备好材料。
二、注意培养自己良好健康的情感。
三、更新观念,认真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思想水平
在文章中尽可能的施展自己的写作才能,要大胆表现自我,设法让读者,老师或阅卷者能够更多地发现他们作文中所体现出的写作实力,比如说让别人知道他们平时阅读面广知识积累丰富,让别人知道他们思维活跃,分析问题独到深刻,让别人知道他们善于运用修辞驾驭语言的水平很高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高考作文或者说应试作文就是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具备的写作能力,让阅卷者知道他是一个很会写作,很懂得写作的,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或写作潜质的考生。
任你选择十招,勇拿高分乃至满分——
一.分析批判: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原形毕露
二.重新反思:对历史文化中的一些人和事做出自己独特的诠释
三.展现生活:将生活场景搬进文章,表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四.放飞想象:给自己的心灵插上翅膀,让她飞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五.编织时事:关心时事,激扬文字,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尽在思考中
六.调动积累:利用你的阅读储备,课外阅读过的书报杂志内容皆可入文
七.巧借课本:课本也可以是高考作文的材料库,只要你善于运用
八.文体多样:采用一些“另类”的文体,使你的文章显得更有个性
九.散文笔法:上穷碧落下黄泉,形散而神不散,文笔自由流畅
十.轻松幽默:以自己的智慧与真情,将阅卷老师逗乐
立意要高,挖掘要深,材料要新
200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四川考的全国卷) 
风,可以穿越荆棘
四川一考生
生命如风。 
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幸而他看见了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全然不顾被招摇的枝干划破的身躯,它们成功了。 
于是他也成功了。 
《向日葵》等画作在他死后不久,直至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 
…… 
关于风的故事太多。 
在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荆棘林时,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看到了它在昭示什么。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 
点评:“生命如风”,一喻到底,作者赋予风生命原动力的形象;荆棘的含义则是不言而喻。“风,可以穿越荆棘”,艺术地诠释了文题,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极好地统领了全文。文中引用四个人物——或引其观点,或引其语言,或引其事迹,典型而有说服力。特别是对苏轼和梵高二人,将他们在人生重大转折处“聚焦”,“风”的伟力表现到了极至,“穿越荆棘”完美地成了必然,“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就此释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觉得2017届高考语文辅导讲座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