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资料: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气象物候研究(一)

初一地理资料: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气象物候研究(一)
日期:11-07 20:47:40| 初一地理|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初一地理资料: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气象物候研究(一)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地理 - 初一地理方面的资料,

本文为您提供初一地理资料: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气象物候研究(一)相关内容

  首先,气象物候是指根据看到的一些东西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我们先来列举一些例子。

  例如:

  “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这种云孤立地出现,一般说明高空比较稳定;如果云不是系统地增多变厚,一般预示天气继续晴朗。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即气象上的钩卷云。钩卷云出现后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要下雨了。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是高气压控制下的征兆。故一般短期内天气仍晴好。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往往出现在低压槽的前部,表示空气不稳定,要下雨。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指太阳下山时,西边天空的乌云接住太阳,并且乌云自西向东移动,预示当天夜里要下雨。

  “西北开天锁,明朝太阳大”:在下雨或阴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有一块蓝天出现,称“开天锁”。它预示很快就要雨止云消。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两层云或者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或者春夏过渡时期在下雨的日子里,中午云层一度裂开,太阳露一露,但不久云层又聚积变厚。这通常是对流日变化所造成的暂时现象,阴雨天气仍将继续维持。类似的谚语还有“太阳笑,淋破庙”、“太阳现,三天不见面”、“亮一亮,下一丈”等。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指云系又不稳定,扰动性大,上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

  “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

  “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

  “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从云的走向来预示晴雨。云向东、向北移动,一般不会下雨;云向南、向西移动,预兆要下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故兆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兆未来要下雨。

  “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天上赶羊”指碎积云。这种云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是很小的雨,一扫而过。

  “悬球云,雷雨不停”:夏天,在乌黑的雷雨云的底部有时是波浪形状,出现象悬球状的云,预示雷雨大而强,常伴有短时间的偏北大风。 

  “东虹口头,西虹雨”:虹出现在东方,预兆天晴;虹出现在西面,则预兆要下雨。

  “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早晨太阳初升时,天空中出现胭脂一样红的颜色,说明水汽增多,预兆风雨要来了。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不同颜色光轮来预兆晴雨。月亮周围红色光轮表示空气中水汽丰沛,黄色次之,蓝色、黑色更少。

  “大华晴,小华雨”:月亮周围的华在增大,说明大气逐渐稳定,云中水滴或冰晶变小,兆晴;相反,华越小,则预兆下雨。

  “星光含水,雨将临”:晴天的夜晚,有时会看到星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称“星光含水”。这现象预兆要下雨了。

  知道一些气象物候之后,我们可以稍稍来了解一下古诗文中的气象物候知识。

  1、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2、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

  3、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答】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天气。

  我想,经过了这么一思考,气象物候确实神奇。

 

更多内容请访问www.45sw.comwww..com初一地理


觉得初一地理资料: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气象物候研究(一)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一地理   气象 资料 ,初一地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