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初一历史教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日期:11-07 20:47:40| 初一历史|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初一历史教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历史 - 初一历史方面的资料,

●教学重点

血染卢沟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方法

1.引导回忆法。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接触过的关于卢沟桥的知识,加深对这座历史名桥的认识。

2.图文结合法。在讲述七七事变前的形势时,应准备一张“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增加直观的教学效果。

3.讲述法。此法适合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4.讨论法。

5.影像辅助法。充分利用现有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日本法西斯野蛮行径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3.掌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4.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训练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基本掌握这些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典型事例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二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关于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请同学们看导入框中的内容。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当年抗日将士那悲壮的《卢沟桥歌》仿佛在永定河上回荡。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同学们,这里提到的1937年7月响起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指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中国守军的抵抗。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进入八年抗战阶段。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请同学们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中。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同学们,以上几段材料选自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因为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大举侵华的开始,此次事件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所以,卢沟桥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那么,卢沟桥在什么地方?日军为什么选择卢沟桥作为军事攻击的起点?卢沟桥事变意味着什么?等等。学习完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在小学时,你们已经接触过关于卢沟桥的知识。卢沟桥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位于中都(金都城)西南永定河上,是古代又一杰出的桥梁建筑。它全长266.5米,宽7.5米,是一个由10个桥墩结起来的11孔联拱式石桥 。桥墩平面设计为船形,迎水面砌为分水尖,以抗击洪水冲击。拱券采用纵联式砌拱法,使拱券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在桥身两侧280根望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485个,是著名景点之一。这座桥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的考验,历800年时间,至今屹立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卢沟桥的在历史上不仅因为它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更重要的是1937年7月,中国军人在此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从而揭开了全国抗日的序幕。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血染卢沟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推进。1935年逼迫国民政府与之签订了《何梅协定》,又策划华北五省(山西、山东、河北、察哈尔、绥远)自治。到1936年,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日军势力已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下面请大家把课本“血染卢沟桥”一目前两段大字内容看一下。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了解1937年7月前北平周边的形势,了解七七事变的爆发。看书时,请结合课本上的“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学生看书]……

[板书]1.卢沟桥事变前北平外围形势

2.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教师提问]七七事变前北平周围的形势怎样?

[学生回答]1936年,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

[教师提问]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

[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惟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教师提问]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影响如何?

[学生回答]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教师讲述](附图)

[投影显示]

图一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1] [2] [3]  下一页


觉得初一历史教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一历史   历史 ,初一历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