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赏析
日期:05-30 02:58:33| 高考诗歌赏析|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登飞来峰赏析是关于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诗歌赏析方面的资料, 《登飞来峰赏析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

   飞来峰探海松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注释]

       灵隐寺 ①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一说是浙江省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

②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③浮云:飘浮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望眼:远望的眼睛。

④自缘:缘,因为。身:自身,自己。

[译文,简析]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声明:本网(:www.45sw.com)注明来源未注明本站原创或注明稿件为转载稿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再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请加给我们发邮件或者找客服,具体方式参加本站联系方式。如若转载《登飞来峰赏析》请保留本页链接!
感谢《登飞来峰赏析》的作者共享此学习资料!力倡免费资源,崇尚人人共享!


觉得登飞来峰赏析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高考诗歌赏析   ,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