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教学设计|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并区别于“折中之道”。 
2、从其它章节中举例说明孔子是怎样把“中庸之道”贯彻于自己的言行的。 
3、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文本 
1.诵读感知 (略) 
2.整体感知 
(1)概括原文,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德(6.29)   
    中行(11.16、4.10、13.21、 13.24、17.13)     
    中礼(1.12、17.24)     
    中和( 13.23 ) 
(2)中庸的“中”是否为折半以取中,搞平均主义?  
二、深入探究文本 
1、结合译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2、探究文本。 
   (1)“中德”:探讨“民鲜久矣”的原因。 
   (2)“中行”:说说“过犹不及”的含义,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讨论“乡原”在现实生活的危害。  
   (3)“中礼”:结合《沂水春风》,具体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具体认识和把握中庸之道。 
   
(4)“中和”: 
          收集并交流有关“和”的熟语、格言;通过交流的信息和链接的内容,概括说明“和”的含义; 
          孔子的“和同之辨”与晏子的“和同之辨”完全相同吗 ,说明理由; 
          联系生活或具体材料,体会“君子和而不同,小子同而不和”的深刻内涵。  
三、补充阅读 
关于中庸原理,散见儒家论述,并不完全集中在子思传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体上可从下面四句纲领性口诀去领会:“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是也(厥与其通,允执厥中即允执其中)。下面逐项说明之,希望有助於“很好地解释一番”。 
(1)允执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也”。《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论语.尧曰》称中庸要“允执其中”,道统之传,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虞书.大禹谟》)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谓尧、舜、禹三位传说中的圣王,都以中庸之道为传世之宝,授受之际,叮咛告诫也。 
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的“两端”是指矛盾对立的两极,只认识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必须“叩其两端”,从两端中作出优化选择,即求中是也。这就是说,在一个命题涵盖范畴的极端情况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发而中节”,契合事物本质特征,整体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处的优化解答,这就是中。 
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称“致中和”,与上文借无线电学名词用的“调谐”同义;这里的“和”,亦即“和谐”或称“和合”。“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论语.雍也》乃有高度评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的“思想实验”中谈到:如将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为对立面的调谐(统一)和变革(斗争),其中变革是手段,变革的目的是追求调谐,而不是为变革而变革。调谐不仅是变革的目的,即便变革本身或即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过程,也应讲究和追求调谐,以减少损失(痛苦),提高效率。 
先秦时代,许多学派都研究过事物对立面的调谐(统一)和变革(斗争)的关系。其中道家认为祸福、正奇、善妖等对立面之间可以反覆无条件转化,颂扬弱胜强的转化,但不明确变化的目的性;法家则强调对立的绝对性,主张强凌弱,大制小。儒家观念与他们不同,以实现调谐为变革的目的,也以调谐为变革的高明手段。“允执其中”就是调谐观念在方法论范畴的表述方式,也是中庸思想的高度概括,贯彻於儒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 
《荀子.宥坐》篇记载孔子在鲁桓公之庙,看到欹器,有感而发的故事。夫子问守庙者:“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听说过“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满则覆。”於是让弟子注水试验,可见“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里说的“虚”和“满”都是两种极端倾向,宥坐之器因而产生“倾斜”和“倒覆”的现象,只有“中”才能正,“守中”为“聪明圣智”之举欤! 
如前所述,作为“调谐”的“和”,是包括人际、人与自然,人自身生理和性灵,以及万物之间的一切相互关系的优化相处原则;仁学讲求的中庸之道,追求的主要是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调谐。尚“中”致“和”,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惟中是求,惟中是律也。 
(2)过犹不及 
这个中的位置究竟该如何界定呢? 
《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优胜?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就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覆是“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座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从数学观点加以譬解,这个中并非意味变量在坐标区间的几何中点,而相当於微分学对应函数最佳极值(导函数为零时)的特定位置,无论左偏右离,都不如这个中位的效果最好。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譬如说,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应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须面对现实。为政过严或太宽都不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制订政策,借用现代政治语言讲,就是偏左(激进)和偏右(保守)都要犯错误。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中道也。 

[1] [2] [3]  下一页


觉得《〈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设计   论语 教学 ,语文大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