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 教学案例(人教版)

《庄子·秋水》 教学案例(人教版)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学案|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庄子·秋水》 教学案例(人教版)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 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 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 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 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 
    2、 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 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 介绍庄子: 
      初步把握庄子这一人物形象,初步体会庄子精神。 
    三、 研习新课; 
    1、 齐读课文、正音释义。 
时:时节、时令     灌:注入   
河:黄河             泾:jīng 畅通无阻的水流                                 
    两涘渚崖之间:涘 sì 水边   渚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望洋向若而叹: 仰视而望的样子 若:海神名  
少:小看。           轻:轻视 
     难:nái难以、            穷:尽 
     旋:掉转            殆:   dài危险 
     2、 分析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3、 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两层:一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二写河伯看到大海之后自叹不如。 
    用对比的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借助幻灯片) 
    4、让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 
    明确:(借助幻灯片) 
    古今异义:至于、河、面目、大方。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或:  表示另提一事。   
    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转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   
    束;不俗气。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词类活用:时、东、面、少、轻。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为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词,以….  
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1] [2] [3] [4]  下一页


觉得《庄子·秋水》 教学案例(人教版)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学案   教学 庄子 ,语文大全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