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刘贬项的背后——《鸿门宴》人物深层解读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方面的资料,
案例背景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它讲述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在本文的常规教学中,褒刘贬项的倾向是很分明的。大多数读者认为项羽“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而刘邦则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虽然这种评价由来已久,但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经过2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大多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重要句式的翻译,对文中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特征也有了整体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第3个课时我打算从作者的态度入手考量文本,以求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对作品的主题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案例描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鸿门宴》这篇古文。文中刘邦、项羽皆有王者之气,,二人都可谓盖世英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在文中非常自大,心里瞧不起刘邦,面对刘邦的俯首称臣,竟然轻易地说出了告密者曹无伤,置别人的性命于不顾,甚至和刘邦及其将领们把酒言欢,刘邦的中途离席他也没有过分追究,惹得范增破口大骂其“竖子”。刘邦的逃离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项羽失败了,败给了他的政治无知。可见文章在抬高刘邦,贬低项羽。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的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这在《史记》中堪称特例。我们知道,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向是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展示厅。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这种似是而非的思想倾向呢?
(学生很茫然,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谈起。)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没有个切入点,赶紧剖析解构)哦,题目大了,是我的疏忽。这么说,首先,文中刘邦是凭借什么化被动为主动的?有什么法宝?
(学生立刻依据课本,讨论热烈)
学生发言:
甲:刘邦很聪明,他到达霸上后,并未称王,而是与当地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旧有的苛捐杂税。这一做法深得民心。所以当项伯劝张良逃走时,张良坚决留下,“亡去不义”,还帮刘邦想办法,这多难能可贵啊!
乙:他还虚心接受别人意见。面对张良的客观分析,“沛公默然”。并真心求教,才有了鸿门宴这一故事。张良厉害,而刘邦更厉害,能正确用人。
丙:刘邦能够自降身份,在项羽面前服软。与项羽对话时,自称“臣”,而称项羽“将军”,还说自己不小心先进入关中,无意称王,让项羽放心。
丁:最能忍。鸿门宴的座次明显是在羞辱刘邦,“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他俩都被安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刘邦不动声色,继续宴饮。
戊:还有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死忠,比如那个樊哙。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闯进去救他。
、
、
、
、
老师:大家讨论热烈,一个个都很投入,对此我非常欣赏。大家都很认真,能结合课本谈出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谈到现在都是在说刘邦好,好的不像人了,像神。(学生偷笑)可是,人都是多面的,单一的形象特征是不足以让刘邦具备长久的艺术生命。请大家再读文章,找找刘邦的不足之处或者道德卑劣的地方。
(经过引导,学生仔细研究课本,很快就有人发现一些小线索。)
学生发言:
A:刘邦有点小无赖。项伯不忍朋友张良身陷危机之中,“私见张良”,但却被张良利用,刘邦听说可通过项伯传话给项羽化解危机时,立刻巴结讨好,“吾得兄事之”,刚见面就“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并信誓旦旦说守关是“日夜望将军至”,明显是在撒谎嘛。
B:刘邦自私。文中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答曰“鲰生”——前面让他言听计从的人,现在变成了浅陋无知的小人。比变色龙变得还快啊!(底下学生大笑)
C:我也觉得他不讲义气。宴会上刘邦和樊哙一起离席出来,准备回去,却让张良留守:“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有没有考虑过张良的安全呢?拉拢项伯解决危机还是张良出的主意呢!
、
、
、
、
老师: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全方位能力,能从细节处探究,由表及里,非常难得!看来,作者对刘邦的人物塑造是全面而复杂的,就我个人认为甚至是贬斥多于褒奖。那么,最后为什么刘邦胜利了?(停顿)
是命中注定吗?
(学生集体摇头)(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地说,他身边的人都蛮狠的)
关键就在这里,(我立刻抓住时机引导)之前大家对张良就分析得很好,张良冷静,自私地利用好友项伯来帮助刘邦,陷项伯于不义,相当圆滑的一个角色。除了张良,樊哙也是。大家都认为樊哙勇猛又机智。(幻灯片显示)周振甫先生在《史记集评》中说,“《萧相国世家云:‘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务之府分之。’然则曹无伤之言,未尽虚妄。谢项羽之玉璧与范增之玉斗,高祖何从得之,可知非毫无所取也。”也就是说,樊哙对项羽那番“义正言辞”的指斥全是谎言,所谓“英雄”行为不过是在张良安排下的一次大胆的冒险!最后还不是和刘邦一起落荒而逃吗!(学生观看,老师从旁解释,学生思考)
老师:相对于刘邦及其身边人的精明,项羽和他身边的人则显得傻气。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点儿证据呢?
(学生快速阅读相关段落,归纳)
甲:项伯很善良。他不想朋友张良有事。可是却反被利用,成了帮凶。
乙:项羽本人也很傻气,刘邦随便几句谦卑的话就让他丢了戒备之心,敌人变朋友,范增几次示意他杀掉刘邦,他都视而不见,樊哙的胡扯他更认为是威武豪迈,大加赞赏。当领袖哪能这样子嘛!(众人点头)
丙:项庄也不行,犹犹豫豫的。交给刺杀的人物,一剑过去不就完了吗,在自家的阵营里,还怕什么不成。
丁:范增很聪明,却也错失机会。已经示意项羽不成,就要赶紧自己行动啊,弄个什么项庄舞剑,干脆找一批人过来杀死刘邦就好了啊,后来刘邦出去,他也没有动作,一招不成就放弃了吗?最后刘邦还是跑了。
老师:所以说,项羽和刘邦这两大阵营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刘邦一方,用谎言掩盖事实真相,君臣联手,化被动为主动他们除了自私、贪欲、冒险和诈术外,毫无道德可言;项羽一方,明知对方是自己争夺天下的敌手,此时是斩草除根的绝佳机会,却因为他们心中存有对朋友的情谊和信任,存有对一“义”的敬畏,对“礼”的守让,就令攻守易势。如果我们把刘邦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灵活”“机敏”“善于用人”“善于应变”,把项羽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政治上幼稚、无知”“轻信、无能”,那就真是忘了“天理”“仁义道德”,而这正是作者司马迁最为忧虑、最为痛心疾首的。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司马迁会把项羽例如“本纪”里面了。
[1] [2] 下一页
觉得
褒刘贬项的背后——《鸿门宴》人物深层解读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