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11-07 20:50:32| 初中文言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方面的资料,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背诵课文(略)
1、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
三、句读停顿(略)
1、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
2、环而攻之 / 而不胜
3、是 / 天时不如地利也
4、必先苦 / 其心志
5、人恒过 / 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 /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 而后喻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②“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
④“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封疆之界 / 山溪之险 / 兵革之利 / 畎亩之中 / 版筑之间 /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 
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 (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委而去之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夫环而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 
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一说在)
困于心衡于虑 / 征于色发于声(在)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④有: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
      故君子有不战(要么)
⑤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3、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五、翻译全文(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六、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点拨: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点拨: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点拨: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点拨: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点拨: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点拨: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4、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即总分总。
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6、“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即“多助”、“天下顺之”。

[1] [2] [3] [4]  下一页


觉得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中文言文   文言文 中考 ,初中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