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省初中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名)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
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段岩霞
【设计意图】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如老友不邀而至,叩响了苏轼的心扉,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为“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的思量、沉吟和瞬时搜寻后,他“遂”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至巧至妙的欣喜;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静谧、不可多言的月下神游,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
至于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那坦然真诚的自得与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摇曳多姿的“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本设计从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切入,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
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
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为妓女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
他是谁?
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展示自学之成果
1、询问: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Ppt出示:
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准确解释:
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遂至
怀民亦未寝 步于中庭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
流利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意引导学生放慢语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同时注意前后知识
间的联系:“户”,联系《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盖”,
联系《童稚记趣》中的“盖一癞蛤蟆”;区别“行”“步”与“走”的含
义;语句的理解要到位,关注“为乐”“闲人”,“庭下”一句要如实翻
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明确:
“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或“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
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三、诵读文章之韵味。
1、请一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从这几方
面评价。
2、教师配乐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
3、询问:你听出了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
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
4、再请一名学生用欣然的愉悦的语气、学老师的样子再读一遍课文。播放
《高山流水》古筝乐曲。
5、齐读体会,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古雅韵味。
过渡:
在朗读中,我们听出了苏轼内心的快乐。的确,林语堂在《苏东坡传》
中说“苏轼最快乐时就是写作之时”,“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
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细细品读。
四、品读作者之快乐
1、逐字逐句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发现并还原作者蕴藏在文章词语和句子
中的快乐。并以批注的形式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示例:
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东坡因月色入户而迅即产生的喜悦,
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你看,他“欣然起行”,一个“起”字和一
个“行”字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强烈,多么真诚!他是多么率
真可爱!
2、学生自主品读赏析,然后小组互相启发完善。
3、师生交流,点拨提升。
①月色入户
这里的“入”不止是“射入”“照进”,更应该解释为拟人化的“入”
“进入”。这个“入”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她知道,对月亮
情有独钟的苏轼(残月,冷月,缺月,孤月,圆月,明月,这些月的意象
里凝聚着他或悠闲或炽热的感情、豁达的胸襟和睿智的思想),是不会放
弃一个美好的秋夜的;“她知道,一颗懂得美的心,绝不轻易在无边风月
里合上外壳”。正是这个“入”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我本无意见
月,月色自“入”我胸怀,不邀而至的月色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写出了苏轼瞬时的沉吟、思量与搜寻,正是这一转念间,张怀
民“跃上”他的心头。“遂”和“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兴致勃勃,而
从 “念”至“遂”也涌动着一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但又有谁
能和你共赏呢?如果没有此人,那快乐真要减却几分,可是苏轼找到了可
以分享无边风月的人,怎能不快乐万分?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课下注释提示为: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此其一。
ppt出示张怀民的相关背景资料:
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
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
[1] [2] 下一页
觉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省初中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名)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