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初探(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初探(教学论文)
日期:11-07 20:43:33| 语文教学论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初探(教学论文)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方面的资料,


 一、构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缘由
     自从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的研究开展以来,合作学习就一直是学校教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在众多研究者关注下,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学习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法”、“小组调查法”、“合作阅读小组法”、“合作掌握学习法”、“综合教学法”等合作学习方法层出不穷,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理论等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也相继建立。近年来,在研究者的努力倡导和实践者的积极推动下,合作学习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科教学的热门话题,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得到的收益的确是不可低估的。然而,我们注意到,当合作学习的策略运用于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学时,实践者往往更加看重的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效果,而对学生在具体学科,特别是具体学段的学习中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合作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我们并不否认过程、方法和效果的重要性,但我们觉得如果找不到恰当具体的合作学习的途径,或者合作学习的途径不是很清晰,合作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效果的重要性就很难真正体现出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产生了构建一个有助于解决合作学习途径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型”的设想。因为我们的研究是建立在初中语文学习基础上,所以把这个模型命名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构建,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并给初中其他学科的合作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构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构图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在《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中,她用图示向我们形象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结构规律:
     
      







于漪老师认为这个结构图体现了“教学过程这个脑力劳动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整体”,“教师的‘教’作用于全班所有学生,学生积极性极大地调动,既向老师反馈,又与同窗交流”的特点,即网络式教学形式中,老师与每一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着多边对话关系①。在我们看来,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对话,实际上还包容着一个较明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内涵。我们以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确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合作形式,但是语文教学实践向我们反馈的信息,又愈来愈让我们相信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在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将于漪老师的思想与我们的认识结合起来,在于漪老师的课堂结构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就形成了我们的“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由三个元素、四个层面、十种途径构成。
    “学生”、“教师”、“家长”是“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三个元素。我们之所以在外层增加了一般人并不怎么看重的“家长”这一元素,是基于下面的考虑:一是大语文教育观认为,随着语文学习的开放,学生语文学习的场所已经不限于学校课堂,家庭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社会语文环境”②;语文学习要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生活”③。二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这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动荡、捉摸不定的”,他们的学习具有“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特征,而且“初中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运行,从其发动、增强到与具体的指向目标挂钩,在克服困难中发挥效力等等,都依赖于教师、学生家长对激励机制的运用”④。三是我们考察发现,在小学阶段,家长凭借对生活、自然的认识和原有学习的积累,还基本能胜任孩子文化学科学习的辅导;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对学校所开设的文化课程的整体辅导优势逐渐减弱,处于文学课外,大部分文化学科上已经很难与学生沟通。由于家长生活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交际环境中,大多数家长对以汉语为载体的语文课文尚有一定的理解和解说能力,尽管家长的理解解说不一定得到学生的认同,但还能营造一个基本适合孩子需要的语文学习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较直接的学习帮助。由此可见,家长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仍然扮演着关注、指导、督促和激励多重角色,“家长”自然就应该成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元素之一。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师长(教师、家长,下同)合作”、“生长(学生、家长,下同)合作”是“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中,“生生合作”是主层面,处于“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中心;“师生合作”、“师长合作”、“生长合作”是辅层面,处于“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外围。尽管新课程强调,在师生彼此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⑤,但我们觉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毕竟还是有所侧重的,学生不可能改变学习这一主体地位,因而“生生合作”始终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所体现的价值最高。当然仅有“生生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师生合作”、“师长合作”、“生长合作”的共同作用,“生生合作”不可能真正收到成效。我国学者在代表合作学习发展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合作教学论”(即“全员互动”理论)中提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所有动态因素之间互动合作”,才能很好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⑥。我们认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系统中一个子系统,也应该具有“所有动态因素之间互动合作”的特征,学生、教师、家长都应该是教学系统之中的“动态因素”;既如此,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就不能只有狭义课堂范围内的“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还应该有狭义课堂以外的“师长合作”、“生长合作”。

[1] [2]  下一页


觉得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初探(教学论文)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初中 模型 语文 ,语文大全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