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情感障碍个案研究是关于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
“好孩子”情感障碍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好孩子”是指较聪明,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强、乖巧、听话的幼儿。他们常常成为教师的小帮手,如:当小组长、做值日生等,受表扬成了家常事。然而,过多的表扬与奖励,也使得他们容易产生盲目自傲,虚荣自负,惟我独尊,敏感脆弱等情感障碍,这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因此分析这些“好孩子”情感障碍形成的原因,寻求这些情感障碍的缓解对策,成了我们本次探究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教师的指导提供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好孩子”幼儿费某的情感障碍进行研究,对其情感障碍的缓解过程形成的原因、缓解对策进行了初探,以寻求促进“好孩子”良好个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实施方案的制定:
(一)确定研究对象
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中一班幼儿费某有此方面的问题,就确定他为研究对象。
(二)制定研究方案
1、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向费某的家长了解有关情况并观察记录其在幼儿园中的表现。
2、分析幼儿现有情况
(1)幼儿一般情况:
费某,男,6周岁,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家庭成员中母亲对他非常溺爱,百依百顺,对他的任何过错从不训斥责骂,对其行为不分好坏,一味欣赏、赞扬,放弃要求。在幼儿园中,该幼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2)情感障碍的表现:
该幼儿自我优越感、自尊心强,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优越感被打破时,常常无所适从,情绪低落,表现为非常任性。活动中争强好胜,喜欢听赞美的话,不容易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会和同伴友好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喜欢处领导地位,常常比较霸道,随心所欲。
(3)形成的原因:
a、家庭教育的原因:该幼儿父母一味地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姑息迁就,使孩子认为天下无己不能之事。这种溺爱的教养态度,形成费某任性、霸道、不能接受挫折等诸多情感障碍。
b、幼儿园教育的原因:由于该幼儿各方面能力
较强,因此经常受到来自于老师和同伴的赞赏和肯定。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在态度言行中也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该幼儿的欣赏,对于其所犯的小错误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无形中使孩子形成优势心理。
c、自身原因:该幼儿缺乏与其他幼儿的交往及共同活动的能力,缺乏相互谦让、利他、合作的习惯及体验,缺乏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意识;同时,又难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经常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行动。于是,当不如他的意时,常常就表现出无所适从,情绪低落或任性、发脾气。
3、确定目标行为:
①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能在实际行动中改正。
②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协商。
③能初步形成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习惯。
三、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选择教育材料。
教育是幼儿园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优势,应当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提高幼儿对问题的认识,于是我们在杂志上、教材上,寻找相关内容的儿歌、故事、游戏等,帮助幼儿认识自身的缺点和弱点。
2、争取家长配合。
实施前,教师通过家访和家长制订实施计划方案。
3、确定合作人选。
本班三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工作,以求教育的统一。
(二)缓解过程
第一阶段(第1—6周)能尝试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很多人对“表扬比批评好”的教育深信不疑,怕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对孩子的缺点有放纵、疏于管教的倾向。对幼儿的鼓励固然是重要的,但并非表扬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在没有批评的环境中成长的幼儿,自尊心强而自律性差,自私自利。针对这一点,面对像费某这样的“好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对他的特长优势适当淡化,只告诉他只是某方面比较突出,同时也提醒他欠缺的方面。例如每周的周五,我们班都要举行“闪亮之星”评比,让孩子们通过对本周内发生在班上的事进行讨论,谈一谈每位小朋友进步或不足之处,评选出当周的“闪亮之星”。而费某,他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都较强,可到现在也没上过“闪亮之星”榜,他自己也挺不服气的。有一次,有的小朋友推荐他,但很快被其他小朋友指出许多不足,有的说:“费某,有时候来幼儿园时,还要哭鼻子。”有的说:“费某,老师、小朋友批评你的时候,经常嘟嘴、跺脚,不服气。”还有的说……费某听到这么多小朋友对他的批评后,情绪非常低落。这时,我们结合他当前的情况,耐心地分析
存在他身上的各类优、缺点,使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虽然在许多方面都比较出色,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通过细心的引导使他了解这些缺点带给他的危害。逐渐地,费某有了少许的变化,他开始慢慢地能接受别人对他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第二阶段(第7—12周)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协商。
孩子喜欢与同伴交往,但是“好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同伴不愿与他们交往,这会为他们个性的顺利发展带来阻碍。教师应引导“好孩子”与他人合作,鼓励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明白彼此各自所长。如:在同伴合作游戏时,当幼儿厌倦了,想停止游戏,教师可给以引导:想结束游戏前,应先征求他人的意见,问一声:“我不想玩这个了,可以吗?”或“我们我们可以玩别的游戏吗?”让他们懂得在合作游戏中只有尊重他人意见,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才能继续,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另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及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需幼儿合作的内容。如在《认识现代通信工具》活动中,让费某学会与同伴合作制作“磁卡电话”,并获得合作成功的喜悦;在科学活动《声音的传播》中,引导幼儿想一想“这样可以利用一空心纸棍来听声音,让费某自然而然地想请一个伙伴来帮助,一个对着空心纸棍的一头轻轻说话,另一个在空心纸棍的另一头听声音,从而体验到合作实验的成功与快乐。在一次次的合作活动中,费某不但体验到合作、互助、成功的乐趣,而且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适应集体的要求。
第三阶段(第13—19周)能初步形成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习惯。
类似费某这样的“好孩子”都有这样的情感障碍,即:一方面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比较关注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另一方面对同伴和环境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高,比较关注同伴的消极方面,当同伴的言行不符合其要求时,就会对同伴进行指责。这时,我们常常引导幼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利用换位思考,使该幼儿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认识。如:有一次分组合作活动时,因为同组的另外一个小朋友动作比较慢。费某就朝她大喊大叫,并提出不让她参加,我决定抓住这件事来做文章。在班上的讨论中,孩子们各抒己见:“我觉得费某不应该对别的小朋友大喊大叫,这是不礼貌的。”“你总是不让大家参加,如果哪天别人也不让你参加,你高兴吗?”“费某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常常不和大家一起玩。”……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费某似乎意识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是不对的,就主动向那位小朋友道歉。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把此项内容深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费某的这种换位思考意识不断强化,进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慢慢地,班上的小朋友都爱和他玩了,并说他开始懂礼貌了,会体谅别
人了。
(三)缓解对策。
1、熏陶感染法。
①妙用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幼儿的重要精神食粮,它的特殊作用在于具有艺术感染力,即不仅能给人以思想影响,而且还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从而促进其社会情感的发展,陶冶其性情。我们利用文学作品这一特殊作用和费某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文学作品,让其产生如作品中主人公一样的情感体验。例如《骄傲的大公鸡》使费某认识到,骄傲自满不但使自己不能进步,而且会没有朋友;在《魔语》中使费某认识到乱发脾气是无济于事的,只有认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赢得大家的爱……教师不断地利用具体形象的典范作用,熏陶感染费某,使其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领悟自身的不足,并逐步改正。
②利用角色扮演。
a、社会角色扮演。孩子好模仿,常常模仿扮演社会角色。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常常让费某在日常生活中,充当“小小安全员”的角色,让其,在完成这种角色任务的同时,也努力克制自己去工作,并在帮助其他幼儿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我们利用社会角色本身的特点约束费某,在出现各种情绪障碍后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同时也在角色交往中促进其交往能力和交往情感的发展。
b、文学作品角色扮演。依据费某喜欢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分角色游戏,请他扮演他心目中“偶像”的角色,教师对他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肯定评价,利用正强化巩固他的交往的兴趣,启发他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依据,引导其创新并支持其同其他幼儿随作品的情节尝试同步自由表演,让他感受到“合群”的乐趣。
2、对比诱导法。
当费某出现情绪障碍而表现出各种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用好的行为榜样与其行为对比,使其好胜心和自尊心受到刺激,从另外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从而主动终止不良行为。例如:在一次搭建“迷宫”活动中,费某与其他小朋友在障碍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而非常恼火,就把已搭好的“迷宫”推倒,这时,我们有意地说:“圆圆他们这一组一起努力,很快就要完成了。他们合作得真好,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得第一!” 通过让他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从而主动终止自己的不良行为。
3、冷却消退法。
像费某这样的“好孩子”常常在他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任性行为时,教师或父母把道理讲清后,如果他们还是无理取闹,就不必喋喋不休地重复,在他们情绪平静时再讲道理,让其明白这些任性的行为并不能使大家妥协,是毫无用处的。
4、家庭配合法。
教师把实施的内容和方法,经常通报给家长,和家长沟通,共同研究实施方案,使家长在实施中发挥作用,共同配合使实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针对费某缺乏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能力这一点。教师及时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对同伴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使家长积极为他创设交往的气氛,布置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使他在交往的实践中吸取同伴间相互合作、协商的经验,不断产生合作的兴趣,提高协商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现在费某
在来园离园时,向爸爸妈妈使性子,发脾气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能与同伴进行协商和合作。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也能接受,并改正。现在,小朋友都喜欢和费某交朋友,爸爸妈妈也说,费某比以前懂事了。
(一)结论:
1、要让有情绪障碍的“好孩子”形成对教师的信赖关系,这是指导该类幼儿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具有实效。
2、实施前,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目标,目标的设定要从易到难,从幼儿容易做到的到不容易做到的,循序渐进。
3、形成“好孩子”情绪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家庭的,也有来自于幼儿园的,所以,家长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方法态度一致,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议:
“好孩子”的个体差异大,因此产生情感障碍的原因和种类也是不尽相同,我们在操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用简单的教条式的方法去对待孩子的问题,而应让孩子通过参加各种主体活动、集体讨论、同伴合作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知对错,以强化意识,内化素质。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幼儿会出现反复现象,例如任性、乱发脾气等。这时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一定要按照“积极诱导,顺其自然”的原则,掌握和参与活动的速率。要让幼儿有适应的时间,但是对他的要求不能妥协和迁就,使其的行为在逐步的巩固中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
《幼儿心理学》
《学前教育》2003年第11期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