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上册)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法
选择 诵读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搜集写雨的名句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否
教 学
时 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65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揭示目标
1. 导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学法指导
1.动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余光中的文学常识。
2.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3.精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品味诗化的语言。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2.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法、学习步骤及方法,提出学习要求。
指导学生查资料,了解有关文学识。
组织学生查工具书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音义。
聆听教师的引入谈话。
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先学方法。
查阅配套练,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
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学生朗读课文。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2.作者深深的家国之思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1)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五、学生讨论 ,老师指导点拨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三个阶段: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3.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六、当堂练习:美文诵读
板书设计
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
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
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
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对永恒的理想追求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教师进行评议、归纳,并板书要点。
教师指导、点拨、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积极发言。
指导、点拨、归纳。
朗读评价。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准备3分钟,自由发表观点,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更正。
参与朗读,参与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作业设置 预习《雨夜奇袭》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刘占英
觉得
《听听那冷雨》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