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教学设计|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
1、 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 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1、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 分析本文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第一节

一、 导入:
        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二、解题: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读起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陈”是陈述的意思,标题中的“情”当为辞不赴命,终养祖母的衷情。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西晋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人,文学家。李密祖父李光,东汉末做过朱提太守。但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的。祖母对他关怀备至,他对祖母也十分孝敬。
李密幼时虽体弱多病,但甚好学。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称
于世。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吴,以能言善对著称。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事晋。先为尚书郎,后为温县(河南温县西)令。在任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李密很有才能,本望在朝担任高职,充分施展其才能。但李密刚正不阿,当权者惮其公直,无人推荐,不久竟去官,为州大中正,后任汉中太守。只任了一年太守,被罢官归田。
四、写作背景: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晋武帝笼络的对象。且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而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推重孝道,因此李密屡被征召。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当时的李密对出仕新朝有所顾虑:李密的祖母年事已高,年老多病,无人供养;李密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蜀汉旧臣思想;李密可能有亡国之臣顾虑新朝而暂存观望的谨慎,更何况司马氏有篡取天下之嫌。李密的这些想法,多少被晋武帝觉察到,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孝”字大做文章,写下此文。
五、诵读课文,感知课文:
1、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指出要重要字词的读音: 
       衅     闵     悯     鲜
       祚     期     强     茕茕孑立
       夙     蓐     诏     洗马
       猥     陨首   逋慢   矜
       拔擢   优渥   盘桓   庶
2、精读课文,感知以下问题:
A、是谁陈情?
李密。
B、向谁陈情?  
       晋武帝。
C、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先尽 
孝后尽忠的衷情。  
D、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至于作者是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我们学习文章时慢慢体会。
六、讲解第一段:
1、 讲解第一段词句:
2、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那么作者从小遭遇了哪些不幸之事?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四个原因,故作者不能“废远”。所以这一句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4、 围绕“夙遭闵凶”,作者的叙述的层次是怎样的?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横的方面:(外、内) 
5、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述这些不幸的遭遇?  
由当时的处境看,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先不谈辞不赴命之事,而是从自己幼年不幸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说起,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使晋武帝的恼怒斥责化为同情,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因此这段文章的朗读基调应该是——凄苦,悲凉。
                   第二节
  

[1] [2]  下一页


觉得《陈情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设计   陈情表 教学 ,语文大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