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书愤》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学案|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书愤》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及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学会把握陆诗的感情基调; 
2、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 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4、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5、 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 
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一般就按2-2-3拍的节奏来读。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要求学生据此方法齐读、熟读。 
3、解题:书,动词,记录,记下;全诗感情基调:“愤”。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自学指导语 
听录音,把握情感,再自行诵读;然后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把握。(时间十分钟) 
自学检测: 
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是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即诗人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整体感知 
1、首联 
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 
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 
2、颔联 
诗的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这两句诗写了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诗人36岁时)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3、颈联 
诗的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 
“塞上长城”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因为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塞上长城”,是诗人毕业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4、尾联 
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 
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薄,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五、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1] [2] [3]  下一页


觉得《书愤》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学案   教学 ,语文大全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