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中学人文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诗词教学:中学人文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日期:11-07 20:48:53|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诗词教学:中学人文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连城一中  沈在阳

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成了媒体关注的人物。季为了验证“笨狗熊”说法是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里5只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狗熊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

一个高智商的人何以对国家珍稀动物痛下毒手?这不禁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伤熊”事件深深的思考。并与以前发生的“卢刚事件”相联系。卢刚被丁肇中招到美国去,但他极端追求个人私欲,竟然杀死了5个博士。伤熊事件再一次引发了我们教育界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如此缺乏人文精神?

我们的人文教育现状令人忧虑。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大学生应提高人文素质。可人文素质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的形成是一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人文教育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在中学,我们应如何来实施人文教育?

语文作为最重要可人文学科,理所当然要担负这个重任,可在实际上,语文却就很多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所以语文教育不改革,人文教育无从谈起,板起脸孔说教是毫无用处的。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以古典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实施人文教育、改革语文教育,不失为最佳途径。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就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纵览历史横对现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甘愿为奴隶,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非常重要,它还对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有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他所指导的博士必须学背《老子》和《论语》,否则不予论文答辩。

笔者选择诗词,是因为经典诗词在人文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诗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美的文学形式。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双峰对峙,到唐诗宋词元曲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以她完美的形式,不朽的艺术审美价值熏陶了数不胜数的名人志士。诗的背后有广阔无边的天地,有鲜活生动的形象,有流畅动听的音节,有真挚深刻的情感……可谓美不胜收。

其次,诗词还是最富抒情的文学形式,对人的情感方面的熏陶是其它文学形式作品所无法比拟的,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情感熏陶。在吟诵经典诗词中,感情能逐渐获得升华,并逐渐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再次,诗词语言富有音乐美,而又高度精练,琅琅上口,易诵易记,这也是诗词的一大优点。我们的学生虽然处于记忆力最佳的时期,但他们对长篇大论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喜爱短小而优美、耐人寻味的诗词。

还有一点,就是阅读诗词是一项极富创造力的活动。诗词往往通过极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通过意象的组合反映出思想内涵,感悟诗词的内容、思想、意境、含蓄的语言须调动联想、想象和各种体验,这些活动都是极有创造性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也正因为如此,新的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诗词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而强大的优势,因此选择诗词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笔者以为是最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启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范例,作为育人为主的学校更应大力推广,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

如何让诗词在人文教育中大显身手呢?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了好的人文教育资源,不善于利用,所起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如何让诗词的优点充分地表现?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是大兴朗诵之风。读诗歌,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操作理念就是“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诵读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诗味是在朗诵中悟出来的,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一首诗,先不管理解不理解,大声地读几遍,也许就粗知大意了。笔者反对把诗歌作全面的分析,太多的分析会破坏诗的意境。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意境。

多朗诵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大有好处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众多的语文活动中,诵读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的语文活动,它应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可惜的是,我们不少语文老师却热衷于自己讲,不肯让学生读。实际上,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让学生朗诵不可。无数事实都证明朗诵对学好语文、提高各种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日本人对朗诵情有独钟,他们认为朗诵不仅可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它还是一种思维体操,可减缓记忆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杨振宁教授在亲身的经历后也说朗诵不仅可以克服中国学生常有的发音障碍,而且可以发现语法逻辑等一些自然规律。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其实是很爱朗诵的,尤其是对诗词的朗诵,总是兴致盎然,乐此不疲。诗歌常读常新,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对诗歌的内涵的感悟也会不断加深,会觉得诗的意味无穷。

笔者在大兴朗诵之风方面,规定语文课一定要有5分钟时间朗诵诗词,做到班班有读诗声。因为一节语文课没有诵读声,是很难称之为语文课的。

我们不必苛求学生对诗歌有多少理解感悟,因为他们的年龄阅历和认知心理决定他们读诗首先必须大量背诵,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不断加深感悟。这些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何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的是用心去悟,最能让学生用心去悟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读、读!而且是大声地读,在读中悟诗中的意、诗中的情、诗中的韵,只要有一点点自己的体会,就足够了。作教师的,不可求全责备。诗无达诂,就是说诗本身可以有很多的理解。

要让学生大量诵读,还有个诗选的问题,仅靠课内几十首诗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大量积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笔者编写了《千家诗选读》和〈唐宋名词178首〉供学生朗诵,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朗诵的形式可以多样,老是一种形式也是乏味,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多开展一些朗诵方面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朗诵的兴趣。在这方面,笔者主要采用竞赛的形式,从班级开始直至全校,可谓“小赛不断”。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读诗的乐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班上,朗诵运用男女生对抗的形式,很受欢迎,笔者多次这样做,学生总是兴致勃勃。每一轮由男生女生各挑出一名选手参赛,胜者的得1分,负者得0分。还有朗诵擂台赛,这有点像“银河之星大擂台”,通过朗诵比赛,选出擂主。然后大家向他挑战,直到把他攻下擂台为止,每天2人攻擂,选手朗诵的诗不能重复。让吸收主持擂台赛,语文老师点评。,这些活动都极大促进了学生的朗诵热情。

[1] [2]  下一页


觉得诗词教学:中学人文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切入点 教学 诗词 中学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