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把握诗词意旨

谈如何把握诗词意旨
日期:11-07 20:48:53|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谈如何把握诗词意旨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寿光市第二中学语文组      262713 郝来勋

所谓意旨,即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如何把握则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自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自足教材,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下面结合教材谈一点关于如何把握意旨看法,以期有所帮助。



(一) 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与经历,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写作角度。

1. 李白

李白(701-762),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诗人,他生于思想解放的盛唐时代,自幼百家杂学无不接触,因而未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他又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矛盾时代,经历政治生活的几次重大挫折,因而造成了极其矛盾的思想性格。他的诗歌基调是积极反抗、昂扬进取的,同时又夹杂着消极颓废,交织着痛苦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作品的中心主题有:

(1)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然也有集中表现他追求和幻灭,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矛盾斗争的,如《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部分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强烈反抗封建秩序与道德的叛逆精神,如“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

(2)强烈要求摆脱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充分。

(3)还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如,《塞下曲》六首则热情歌颂边疆将士抗敌御侮的战斗精神,是一组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但直接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为数不多。

总之,李白是以清新飘逸为基本风格的。

2、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由统一走向割据的急剧转变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特别是后期动乱将其投进社会下层,使其体会到人民的痛苦,这便决定了他忧国忧民,关注现实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其作品主题有

(1)及时反映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痛加诛伐。

(2)表达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如表现统治阶级残酷压榨而造成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三吏、三别,以及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体现的为人风格。

(3)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盛衰而忧虑、感奋。如《绝句》体现的感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透露的欣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方歌需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上洛阳。

以及《春望》对动乱国破的痛楚。

(4)其他的如寄托杜甫壮志未酬、英雄遗恨抱负的怀古诗《蜀相》;心印自然,抒写春雨性灵的《春夜喜雨》;以及写伉俪之情、父子之爱、友朋之谊的作品,如《月夜》中的思念之情:

今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还有的作品勾画出安恬、静谧的情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五更。

沙头露鹭联拳静,船尾跳立拨剌鸣。

总之,沉郁顿挫是其基本写作风格。

3、李贺

李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家庭,因其父名晋肃,人言应避讳,不得应举。古在穷愁潦倒中度过了一生。前期作品多表现被压抑的悲愤,风格带出幽冷,凄婉的基调。后期变化较大,主要是写景状物,表现出诡异奇幻、冷艳凄清的色彩。

4、白居易

白居易,生长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的忧患时代,亲身体验了社会危机和人民疾苦,在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理论的指导下更为关注现实。而到后期江州之贬使其遭受重大打击,从而对生活和政治采取了消极态度。其作品主题有(1)反映农民遭受土地兼并和赋税剥削的贫困生活,如《红线毯》。

(2)统治阶级欺诈人民的罪行。如《卖炭翁》

(3)反映劳动妇女被迫害、被摧残的命运。如《妇人苦》

(4)后期诸如《琵琶行》为代表的感伤作品。当然其他的从略。

5、晏殊

晏殊,由于一生地位显要,生活优裕,他的词大多描写旖旎的风光;有的则流露出一种寂寞衰迟之感,颇具哲理意味。如《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蕴含出“一切美好事物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的事物再现。”

6、辛弃疾

辛弃疾,在南宋时一直做地方官,虽未得大用,却不断上书朝廷,指陈形势。他因不与投降派妥协,屡受打击,后被弹劾,虽几次起用不久被贬。其主题

(1) 抒发渴望祖国统一的壮志豪情是其主旋律

(2) 反映山河破碎的现实,表达对南宋统治者苟安妥协的强烈反感。

(3)表达壮志未酬、英雄报国无门、虚度年华的悲愤。如《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还反映各个方面的生活风貌和个人情致,如《清平乐》,描绘了一副淳朴可爱的农家生活画面。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他的词以气魄宏伟、形象飞动、意境雄奇见长,词里极少用愁兰、衰柳、绣帘这样的字眼,呈给读者的大都是非常奇伟的物景、意象,大都带有奔腾驰骤的气势。长写到建功立业的王公将相(如孙权、刘裕),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如屈原、贾谊)、却敌安邦的英雄豪杰(如谢安、李广),对其充满敬慕之情。

[1] [2]  下一页


觉得谈如何把握诗词意旨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如何 诗词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