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应注意逻辑知识培养 (人教版高二 教学论文)

议论文教学应注意逻辑知识培养 (人教版高二 教学论文)
日期:11-07 20:47:40| 语文教学论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议论文教学应注意逻辑知识培养 (人教版高二 教学论文)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方面的资料,


河南省新密一高   丁伟奇

关键词;议论文  逻辑思维   培养
作文教学改革使得我们过分强调学生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矫枉过正,势必要走极端。以前我们在写作中不自觉地倾向于程式化,导致学生作文千人一面,而现在学生作文更多的出现了四不象,文体不明而且思路混乱,点评作文时,有的学生还振振有词,说自己是新概念作文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缺乏逻辑思维的论说文就会给人隔靴搔痒之感。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时将抽象的逻辑关系讲解给学生呢?
    首先,可以介绍一些渗透逻辑关系的趣闻逸事,让学生对逻辑知识产生兴趣。比如:  -     
有人向楚怀王敬献了一种长生不老药,传达官捧着药走向楚王。一位侍卫随口问道:"可以吃吗?"传达官回答道:"可以吃"。侍卫一把抢过药来吞下肚去。楚王大怒,命将其处死。侍卫申辩道:"我吃那药时明明问过传达官"可以吃吗",他说"可以吃"我才吃的。因此,罪不在我而在传达官。况且,别人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药而被处死,这药岂不是成了送死之药?大王处死我这个无罪之人,只能证明献药人欺骗了您。"楚王只好赦免了他。 
这个故事中的侍卫就很讲究说话的逻辑性,他既开脱了罪责,又巧妙地劝说了楚王:世上没有长生药。说话水平高的人讲起话来都很有逻辑性,但有时说话者却故意违反逻辑要求而造成某种特殊的言辞效果,以更好地达到说话的目的。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同一个言辞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说话水平高的人总能处理好概念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说话效果。如:               
阿凡提开了个理发店,可阿訇每次来理发都不给钱。这天,阿訇又来了。阿凡提在给他刮脸时问道:"胡子要不要?"阿訇回答说:"要!"阿凡提一刀将他的胡子割下来递给他:"要就拿去吧!"阿訇大怒,阿凡提说:"不是你自己说要"吗?"阿訇气得干瞪眼。这时,阿凡提又问他:"眉毛要不要?"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阿凡提飕飕两刀刮下阿訇的眉毛,顺手扔到地上。阿訇气得要死,可又没办法。从此再也不敢上阿凡提的理发店了。
其次,注意让学生利用语文读本等阅读材料搜集此类故事并作分析。如:
三国时期孔融善辩的故事,陈韪讥讽他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真是语出惊四座。
第三,对事物或论题进行辩证逻辑思维的分析。
    第四,写议论文时必须注意行文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五,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600—7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高考曾有“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题,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一言以蔽之,披文入理,纲举目张。要想写好议论文,逻辑知识不可少。

作文讲评——议论文写作要讲求逻辑
 
这次作文,多数同学选择议论文。但在议论文写作中,出现不注意逻辑的一些问题。下面概括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以下楷体字是学生作文中的原文)
(一)前后矛盾
1、人生其实也是一条取经之路,风霜雨雪,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不移,一定(能)赢得成功。
但是,永远一往无前真的可以吗?其实,人生也需要转向。
▲这样写,后一段话就否定了前一段话,等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如果一篇文章,既谈要坚定不移,又谈要随机应变,平分秋色,是不可以的。这就是多中心论,而且这两个观点还互相干扰,互相矛盾。那么你就要突出其中一个观点,另一个观点只作为陪衬,作为铺垫,作为辩证分析、深入论述的材料。你在论述其中一个观点的时候,就不能把话说得过死,要留有回旋的余地。
比如:人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要靠执著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但是由于客观情势的复杂多变,在客观条件变得不利于既定目标时,就要审时度势,作出新的抉择。这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明智。许多企业家都是深谙此道的。因为商品经济竞争激烈,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商家必须根据新的情况作出判断,调整和改变原有的策略,适时地淘汰旧的产品和设计,推出新的品牌。
2、要想达到理想,我们须“直行”,永不退缩;要想达到理想,我们须“转向”,学会转弯。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之间,没有一点过渡。根本不知道作者要强调什么,读了这样的文段,读者无所适从。
(二)逻辑层次不当
1、材料讲的是三只蚂蚁的故事。第一只蚂蚁奉行的是“直行”,第二只是“绕弯”,第三只选择“转向”。讲蚂蚁是为了引申出人生道理,讲蚂蚁是手段,讲人才是目的。因此按照正常逻辑,应该先讲蚂蚁,再讲人类,后者才是重点,不能颠倒。可是有个同学以“坚持不懈”为中心,讲了古代的勾践,当代中国试验原子弹的事例,用成功的例子来论证“坚持不懈”的道理。讲了这些之后,文笔一转,谈起蚂蚁来了:“我们再观其三蚁,这三只蚂蚁最后都顺利地通过了这条路,但真正值得表扬的还是攀岩而上的蚂蚁。”当然最后还有一个结论。这样安排结构就不符合议论文一般的正常的逻辑顺序。
2、逻辑层次第二个问题是将毫无关联、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物、两个事例放在一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事例的组合应该有相同的性质,比如科学家与科学家放在一起,当代楷模放在一起,应该能够从这些并列在一起的若干事例中归纳出一个相同的道理,并让这些事例相互补充,使它们相得益彰。但是有一个同学却将高尔基和武则天放在一起。这样两个中外历史上身份、个性、形象、时代差别极大的人物放在一起,使人感到滑稽。文章是这样写的:

[1] [2]  下一页


觉得议论文教学应注意逻辑知识培养 (人教版高二 教学论文)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议论文 知识 ,语文大全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