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适应活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

解读适应活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
日期:11-07 20:47:40|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解读适应活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刘菊春

  2002年夏,三明市教育局组织部分中学语文教研员、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开会探讨选择何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为秋季的课改作准备。与会人员一致选择了江苏版。为什么?因为它的理念、它的选文、它的编排和它的装祯。
2002年秋,三明市三元、梅列两区省级课改实验正式启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结果大呼“难教”者有之,口诛笔伐者有之,赞赏者亦有之。任何一套教材,它能“出炉”,必有其实力支撑,优点不会是零;同样,任何一套教材缺点也不会是零。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关键在一“用”字。如何解读教材、适应教材?更重要的是,如何活用教材?
一、 解读
江苏版主编洪宗礼在《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一文中认为,转变理念是构建创新语文教材体系的关键;通过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来达成“构建”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材构建的重点是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定位教科书,各部分的编排力求体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3期)。
在此理念支持下,江苏版自有其新意:
1、 重人文构建。教材不按知识、能力点进行有序编排,它追求整体性。课文、写作、口语、实践活动始终作为综合体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整合,形成强大的思想攻势,突出对人的精神、思想和思维的影响。编者力图启动学生主体内驱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我构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它不像人教版有明显的能力层级训练(第一阶段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第二阶段培养记叙、说明、议论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江苏版七年级(上)(上)两册乃至八到九年级,每个学段无明显的阶段能力要求。
2、 时代特征鲜明。七年级共有48篇课文,诗词34首、歌词3首,对习惯于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老师而言,近70%的内容为新面孔,选文新颖亮丽,时代前瞻意识浓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重文化积累,背诵的要求大大超出以往教材。义务教材与课改
教材背诵要求比较如下:
人教版义务教材2001版版 人教版课改教材 江苏版课改教材
初一(上) 背诵文段4处(约1600字),诗词11首 七年级(上) 背诵文段4处(约800字),诗词22首 背诵文段9处(约2600字),诗词22首
初一(下) 背诵文段4处(约800字),诗词13首 七年级(上) 背诵文段2处(约200字),诗12首 背诵文段6处(约1800字),诗词12首
合计 :约2400字,古诗词24首 合计:约1000字,诗词34首 合计 :约4400字,诗词34首
从比较中可见编者更加注重诵读、记忆、领悟、吸收,以实现新课标中“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4、 时空开放。一是吸收了近年来中学语文活动课的研究成果,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活动,沟通课内外和校内外;二是课文开放,不编写阅读提示、预习提示或读中评点,同时推出“师生推荐课文”,给师生留下更大空间;三是练习有弹性,如课后有这样的习题:“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四是思想开放,鼓励言语的多样性、思维的丰富性。
5、 作文不再远离课文,而是与单元文章零距离接触,融合在单元里,读写结合紧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江苏版注重人文关怀,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工具性稍弱。体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少,配套的《学习与评价》实用性弱,因而教师在使用时,要花较多气力来设计、打印练习,工作量大。二是编者对字词教学不熟悉,字词出现的时间及复现很随意。如“镶”字在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即出现,课文无注音,在七年级(下)《凡尔赛宫》出现注音。“颓”字在七年级(下)第4页《贝多芬传(节选)》一文出现,注音释义却在第11页《一面》,第51页《三颗枸杞豆》又重复出现注音释义。三是编者为打造“单元主题”平台,选文的难易度起伏大,不好把握,有些课文语言的示范性不够。
二、 适应
任何一套教材都有其特色,也有其局限。适应教材特点,是教学的第一步。
1、 拿到教材应先通读全书,整体感知,再细读,让全书了然于胸。
2、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突出对人精神内涵的提升,从“根”上促学生主动学习语言。如有的教师这样设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①三分钟演讲:三位同学用“橘子”“蜂蜜”“球鞋”三词编故事,三人故事各不相同,自然导出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②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推出代表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③学生讨论创造性思维应具备哪些要素。思考:我具备创造性思维吗?
④创造性思维训练:数学智力题、对对子、给文章写结尾。
⑤小组搜集资料,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以课件形式):垃圾粉碎机、未来房屋。
教师所有的设计都不局限于文本,而重在通过动手写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这些活动来给学生精神一个强刺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每个人都有创造力,瞧,同学们的回答、课件都很有创意,每个人应当克服自己的弱点,去思考,去创造。
3、 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江苏版七年级(上)(下)各安排了一次专题活动和三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采取合适的策略,激发学生探索语言奥秘的兴趣,在实践中熏陶渐染,提高语文素养。
4、 将背诵进行到底。真正在一线奋战的教师很清楚地知道:眼下学生背功甚弱,默写功夫更次。强化背诵,是必要的。虽然编者有言“根据各地区学生的阅读基础,有些地区背诵可适当减量,有些可适当增加,体现一定的弹性”,但我们认为三明市区的学生总体素质较好,背诵不能弱化。
5、 调控教材的难易。七年级(上)的《十三岁的际遇》、《社戏》都是好文章,但学生读起来相当吃力。《十三岁的际遇》诗化的语言、跳跃的思维、鲁迅的言语习惯对多数刚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把握的。《社戏》在原人教版课本中出现于初二,学生尚能理解,现安排在初一(上),学习难度大大增加。七年级(下)《贝多芬传(节选)》学生更难理解。教师处理这些课文如《贝多芬传(节选)》宜做好铺垫(如介绍贝多芬的生命历程、创作追求),深文浅教,抓住要点即可,或者将文章如《十三岁的际遇》、《社戏》大胆移到初三学段。

[1] [2] [3]  下一页


觉得解读适应活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江苏 语文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