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于创造、创新高于创造

创新源于创造、创新高于创造
日期:11-07 20:43:33|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创新源于创造、创新高于创造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兼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个既老又新的话题。创新始于创造,创新也应高于创造。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从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向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转变;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向更高的有助于生命的舒展、生命的律动的教育情境的创设乃至整个社会崇尚开放与多元文化形态的创生方面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才能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创新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本文试图从时代精髓、本质特点、现实意义三方面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的关系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时间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和世界的教育是否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创造教育思想和教育的创新性将成为今天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在当今全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崇尚创新教育的今天,陶行知的这一理论的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精髓、本质特点、现实意义三方面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的关系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精髓
陶行知早在1919年就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说,教育家和校长应是创造型的人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1923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是他最早的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假设,在这一假设中,他设想创造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1927年,他又提出“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和新人生工具。”“只有发明工具、创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可以看出,在这里,他已经将创造教育的本质揭示得一清二楚。1933年,他又对创造教育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创造”应包括“物质的创造”和“心理的创造”;他还用“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的创造过程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在陶行知看来,“行动”和“思想”是创造教育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创造教育就是要把知和行、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民族活力、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在1943年的《创造宣言》中,陶行知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六大办法和培养创造力的四条途径。至此,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已经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陶行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创造大师,他面对着中国的教育已到绝望的窘境,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他说:“我是崇拜自己的创造,故能乐以忘忧。”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他号召:“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甚至引用罗丹的话来发表自己对创造教育的独特见解:“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在他眼中,“创造”是教育之始,也是教育的归宿。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特点与课堂创新教育
陶行知曾在早期的《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将“创造教育”明确的称为“做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有四大特性:民主性、科学性、探索性、实践性。这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论精髓,对于今天的教师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
1.“民主性”与课堂教学创新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以“民”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绝不是以“物”为中心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民主”。它有三层含义:
(一)教学要以“民”为本,为“人”服务。创造者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创造,教师再巧舌如簧,也只是上等的表演、低级的教育,也不可能有建设和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陶行知说:“民主的程度愈高,则创造愈开放,愈好。”这对我们应当是很好的启发。
(二)创造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不倚的人格”。陶行知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主人翁”意识。具有了“主人翁”意识的人才有可能“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一个缺乏“独立不倚的人格”的人,唯上唯书思想不解放,就会处处依赖,学习、生活、工作了无新意。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还用八大山人、米开朗基罗的创造来批判某些人说的“环境太平凡了,(我)不能创造”论调;用玄奘取经、哥伦布探险来批判那些“陷入绝境、等死而已、(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易经》、《正气歌》的产生来批判那些“生活太单调了,(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鲁钝的曾参传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黄梅教义来批判“我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论调,都是在说只有“主人翁”意识、独立不倚的人格才会产生勇气和毅力的前提,才会有“创造”。这些精辟的论断,到今天仍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民主性还包含着教育风格的多样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创造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思想的争鸣,学术的百花齐放。无此,再空谈“创造”也是枉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任何人、任何有益的实践都是可取的,都是应当肯定的。任何厚古薄今、崇洋媚外的观点都是可笑而不可信的,任何妄自菲薄、自欺欺人或妄自尊大的做法更是可耻的。因为,它将束缚我们民族前进的步伐,阻碍中华振兴的进程。
2.“科学性”与课堂教学创新
科学性是创新(创造)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是科学的。”“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自然科学是唯一的桥梁”“教师必须高举科学的火把”“不懂科学的人不久便不能做教师了”。又说,“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的特别快车”。科学性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的三大特点:“活”、“新”与“开放”,今天我们仍有必要重温这极普通却又极具鲜活生命力的特征。
(一)活。创造教育最讲究“活”。因为,“创造”首先来源于“活的学校、活的教育、活的教科书”,学生也要“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其次,创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人的活力成为“创造力”,去创造社会,“树立一个比现在更可敬可爱的社会。”陶行知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是把小孩当成活的,莫要当成死的。”当成活的,就是解放了学生,就可以产生活力,让他们掌握科学,形成“创造力”,学生才会变成“创造之神”。这就启示我们,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真正的课堂“主权”“人权”交给学生,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成无生命的40G的大 “硬盘”,把自己当成“电脑高手”。45分钟,不停地输入信息,而学生的任务只有一个:将你传输的信息“保存”或“另存为”。而学生中能快速“存储”这一系列信息的,便是 “优等品”,反之,则是劣货。如此教学,是死人的灌输,是根本没有前途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觉得创新源于创造、创新高于创造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创新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