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杨润清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杨润清
日期:11-07 20:40:16|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杨润清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内容摘要:曹操是特定历史造就的英雄人物,论政治,他任人唯贤,雍容大度,乐观进取,百折不挠;论军事,他审时度事,机谋善变,有勇有谋,奇正互用。说他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一点都不为过,他既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 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 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 既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 ; 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人物,既政治家曹操、军事家曹操、奸雄曹操。

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    政治家     军事家   奸雄

曹操,因小说《三国演义》名扬四海。对于这位名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地位,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评价不一。在黄钧先生所编的《中国古代学史》第七章①,用近两千字论曹操,即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精明强干的大奸雄。自古以来,统治者从汉朝是刘姓天下的角度出发,受“尊刘抑曹”观念的影响,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坐天下是顺天理。曹操乃一布衣,出身低微、平凡,白手起家,趁乱世显示英雄本色,逐鹿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汉主,认为他大逆不道,视他为乱世之奸雄,文学家们则从艺术角度出发,着力刻画曹操个性形象,把他塑造成一个集“奸诈、伪善的阴谋家与雄才大略、精明干练的英雄”于一身的典型人物,留待后人去评说,以至令人读《三国演义》百看不烦,评三国人物津津有味,看曹操爱恨交织。老百姓则不同,众说纷纭,各选其好,有人称之为大英雄,有人称之为大奸臣。然而,对于曹操这位独特的人物,他有着现实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如果仅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评论,把他圈入善恶范畴,则他便什么也不是且又“似是而非”了。因为“任何人,即使是坏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帝的影子来”,“人世间纯粹的完美与缺陷的性格不存在,真实的性格,美而有魅力的性格常常是在美丑、善恶矛盾统一的联系之中……”(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和原则》)②如此说来,曹操这一人物的形象如何定位,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带给我们后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的。下面,就这几个问题,我们来浅析一下曹操这个伟大的人物。
我们评论曹操这一人物时,首要的是要看其主导方面,要把它放在特定环境,特定时代中去公正客观地评价。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笔者以为在罗贯中笔下,曹操作为三国鼎立的主要力量,其政治家、军事家的英雄本色与后世开国帝王相比毫不逊色,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说明。 
一、任人唯贤,雍容大度,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的政治家风貌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曹操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他的唯才是举,雍容大度和屯田惜农等政策措施,对后世政策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吾用天才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为”,这是曹操的用人名言。自古以来曹操以知人善用而著称。司马光说他“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作者罗贯中更是以赞赏的笔调细致入微地刻画他这一特点。我认为,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才,刘备用的是软办法,用义气聚拢人才,文如诸葛亮、庞统,武如关、张、赵、马、黄,尽管都是济世人才,但人才凋谢的前景注定了蜀王国日趋没落的趋势;孙权的江山是子承父业,占长江天险之利,割据一方,而唯有曹操是靠一批又一批人才谋定江山。他在用人方面,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在兖州招兵买马,于禁、典韦因武艺出众,成为将军,荀或、郭嘉、刘晔成为谋臣,从此威震山东。在后来征战中降将徐褚、徐晃、张辽受到厚待,从内心深处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恩愿望”,终身追随曹操,誓死无二心,后来拥有战将千员的强大军事力量。唯才是举论功行赏的做法,使文臣武将愿意为他,为魏国效命,血洒疆场而在所不惜,最终呈现“文有谋臣,武有武将”的兴盛局面。
曹操为人心胸宽广
刘备可以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这一点从“煮酒论英雄”的试探开始,曹操心中早就明白。但当刘备两次落难投靠曹操时,均受到曹操的厚待,后来刘备乘击袁术之机,取得兵权,叛曹而去,曹操也不深加追究。关羽是刘备义弟,与兄长走散,走投无路暂归曹操,败军之将,敢言“三约”,核心是不降曹只降汉帝,终生不忘桃园三结义,只对刘备永不变心。曹操明知此人留不住心,却宽宏大量接受了“败将”近乎苛刻的约定。后来关公挂印封金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激怒众将堵截,曹操因惜才爱其义气,命张辽亲自往边关宣读军旨,“任便放行”。这若无博大的胸怀绝容不下。
小说中曹操“不念旧事”的故事屡见不鲜。破袁绍后从敌人文书中发现下属有人与袁绍暗中通信联系,谋士建议按名一一捕杀。他却认为当时袁绍强大,自己势弱难以自保,别人为求生存与对方通信是正常的,于是将书信一把火烧光,以德报怨,让众人心服口服。除此之外,曹操还善于纳谏,他虽机敏过人,却从不刚愎自用,虽说也有拒谏之时,但并不见多,即使对提过错误意见的人,也能给予鼓励。如击乌桓凯旋后,第一件事是“重赏先谏者”。官渡之战中在相持阶段向荀或讨教,一举反败为胜。郭嘉病亡征途,他在悲痛中一丝不苟地按其遗计行事而平定辽东。作为古代一个政治家有如此胸怀,难能可贵。
曹操处事乐观进取
在打江山和坐江山的几十年里,他更多的是积极乐观,以“微笑面对人生”。说到这里,尤其让人难忘的是赤壁败走华容道时三次大笑。第一次大笑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败军刚离开险地,曹操见此地树林丛生,山川险峻,于是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众将士不知什么原因,他回答说:笑诸葛亮、周瑜无谋少智,在此关口不知道设伏兵,用兵不如自己。话还没说完,伏兵四起。第二次在葫芦口埋锅造饭时,第三次在华容道,80万大军只有300余人相随,士兵疲惫至极,毫无斗志,此时他仍笑得出来。三次大笑,引出三路伏兵,又三次化险为夷。“笑”只是一种外部表现,实则反映出曹操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勇气和一位政治家的谋略,在如此重大挫折中,他能保持冷静、沉着,以乐观的态度激励士气,把这种乐观及时转化为极富感染力的身体的语言,表情语言,从而稳定军心,重振士气,让将士在困难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

[1] [2] [3]  下一页


觉得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杨润清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三国演义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