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日期:11-07 20:47:40| 语文教学论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方面的资料,


作家小传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出生年月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祖籍四川成都,先祖罗仲祥在后唐时期仕青州(即今清徐),后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罗贯中排行第二。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罗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罗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后政治上失意,开始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并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
罗贯中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大约是他后期的作品。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吸取了西晋至元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的卓绝艺术才能,纵横捭阖,巧妙驾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历史事件,完成了这部75万字的古典名著,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三国演义》共120回,其中104回,写的是自桃园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这51年间所发生的事件,以后46年只用16回就草草结束了。作品中的人物众多,事件错综复杂,作者紧紧抓住曹刘两个集团的矛盾这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描写,写得脉络分明。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奸诈多疑,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三国演义》的语言雅俗共赏,且简洁明快,富有传记色彩。它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历史性很强,学者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民间也有“真三国,假封神”的说法。《三国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它不但在文学史上影响了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而且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它用文学的笔触揭示出军事活动和战争的规律;它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深深地刻入到人民的意识之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罗贯中则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文章赏析
错落有致的结构
作为一篇不朽的小说作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不但将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火烧赤壁等决定历史发展的战役跃然于纸上,而且能够把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得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在描述各种各样的战役中,突出重点,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时又能做到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时却是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使读者在阅读一个又一个激烈的斗争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作者描述的这些战争,不仅使魏蜀吴三权相争的错综复杂的情节有机地贯穿了起来,而且更在这些斗争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生动形象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深得读者的喜爱:一代枭雄曹操,桃园三杰的刘备、关羽、张飞,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等。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他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并“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集长厚与仁义于一身,这些使其统治实力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逐渐强大起来,并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后为替兄弟关羽、张飞报仇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关羽是最为典型的英雄人物,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关羽是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他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曹操俘虏,曹操爱怜英雄赐他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他为报恩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但当他知道刘备去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并在以后的战争中缕建奇功: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单刀赴会,让华陀刮骨疗毒,这些事件使之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最后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五十八岁。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因此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等候时机。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大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并以其足智多谋、知人善用的政治军事才能为蜀国缕建奇功。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扶佐幼主治理国家,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诸葛亮胸怀大志,熟读历史、兵法,并对气象、地理、地形和心理学有深刻的研究,他长于巧思、善计谋、通兵法、运筹谨慎。曾革新"连弩",制造"木牛流马",以改进山地运输 ;又曾推演八阵图,以改进战法;并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因此诸葛亮这一形象作为仁士、智者的化身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1] [2]  下一页


觉得《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论文   三国演义 教学论文 ,语文大全教学论文